辣椒作為一種常見的調味品,在全球各地的美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于吃辣食物與健康之間的關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其中,最為熱議的問題之一就是:吃辣到底是防癌還是致癌?
一項涉及我國51萬人的研究給出證據。日前,發表于《國際流行病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一項研究,通過對512715名30~79歲的中國人隨訪10年,發現吃辣與3種癌癥風險呈負相關。
吃辣確實有效能降低消化道腫瘤風險
該研究由北京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科研團隊完成,參與者辛辣食物攝入包括鮮、干辣椒以及辣椒油、醬等;吃辣頻率分為從不吃辣、偶爾(每月1次)、每周1~2天、每周3~5天、每天吃辣等5組。
研究發現,辣椒的消費頻率與胃腸道癌癥的風險呈負相關。具體來說,與不吃辣的人相比,偶爾、每周1~2天、每周3~5天、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風險分別降低12%、24%、16%、19%,胃癌風險分別降低3%、5%、8%、11%,結直腸癌風險分別降低0%、5%、13%、10%。進一步分析發現,對于結直腸癌風險的降低,僅限于直腸癌。與不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風險降低19%,胃癌風險降低11%,直腸癌風險降低10%。
以下是4種吃辣頻率與患癌風險降低之間的關系。其中,吃辣的種類和辣味強度對這些相關性幾乎沒有影響:
此外,當研究人員結合吸煙和飲酒因素分析發現,在不喝酒、不吸煙的人中,辣椒的消費頻率高,與胃腸道癌風險降低更加顯著相關。每天吃辣且從不吸煙的人,食管癌風險降低高達43%。每天吃辣且從不喝酒的人,三種癌癥的風險均更低,其中食管癌風險降低高達27%。
辣椒除了辣,還有很多好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辣椒。辣椒的辣味主要是因為它含有一種叫做辣椒堿(capsaicin)的化學物質,它是一種天然生物堿,具有強烈的辛辣感。除了辣椒堿外,辣椒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A)以及抗氧化物質,如類胡蘿卜素和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在辣椒的食用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
辣椒堿不僅能給辣椒增加辣味,還有一些其他的好處:它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鎮痛等。研究表明,辣椒堿能夠通過激活或抑制多種信號通路,影響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學過程。此外,辣椒中的維生素C和類胡蘿卜素等抗氧化物質,對于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也具有積極作用。
辣椒對腫瘤有抑制作用
但大量、過辣食用造成胃黏膜損傷
那吃辣會不會讓人得癌癥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擔憂。
辣椒中的辣椒堿被認為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腫瘤的潛力。一些研究表明,辣椒堿能夠通過調節多種信號通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擴散和血管生成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癌癥的發生。特別是針對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一些癌癥類型的實驗研究,顯示辣椒堿對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
然而,關于辣椒是否直接致癌的問題,研究結果存在分歧。關于辣椒對于癌癥的預防作用,有一些研究支持這一觀點。然而,要注意的是,高濃度的辣椒堿可能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過量食用可能引發胃腸道問題,影響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進而可能影響整體健康;并且可能增加了患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癥的風險。一項發表在《Asia Pacific Journal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表明,大量辣椒攝入與胃癌的風險呈正相關。這意味著,過量食用辣椒可能會對胃部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關于辣椒與癌癥關系的科學研究仍在持續進行。盡管一些研究支持辣椒的癌癥預防潛力,但結果尚不一致??茖W家們正在探索辣椒中各種成分的作用機制,以及不同類型癌癥細胞對辣椒的反應。這些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辣椒與癌癥之間的關聯。
適當食用辣椒,飲食成就健康生活
1.均衡飲食。在飲食中,適度食用辣椒作為調味品是安全的。然而,辣椒并非唯一的食物,均衡攝入各類食物才能獲得全面的營養。建議在飲食中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保持均衡飲食結構。
2.個體差異。個體對辣椒的耐受度存在差異。一些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辣椒的刺激,而有些人則可以更好地適應辣味。在食用辣椒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身體狀況適當調整食用量。
目前,吃辣椒是防癌還是致癌沒有明確定論。辣椒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對癌癥的預防產生積極影響,但過量食用可能帶來一些健康風險??傮w而言,科學合理的飲食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防癌抗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