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凱風專區  >  評論
反邪教教育應充分用好教材資源

作者:查森艷 · 2023-10-25 來源:中國反邪教網

學校在青少年的反邪教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很多學校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活動,如主題班會、主題演講、主題征文等,有條件的還會邀請“法治副校長”等專業人士進校園開展相關活動。筆者在參與校園反邪教宣傳活動過程中,發現現有教材中其實蘊藏著豐富的反邪教資源,現與大家略作分享。

《西門豹治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講述的是戰國時期西門豹去管理鄴城,發現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經過詢問知道當地的官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利用“河伯娶媳婦”的迷信收取錢財、危害百姓。西門豹便將計就計,以送給河伯的姑娘不漂亮為借口,讓巫婆和官紳去“送口信”,把他們相繼投入河里。西門豹制止人祭、興修水利,終于使鄴城恢復了繁榮。

作為人人必學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以“破除迷信”為主題,就是學校反邪教警示教育的資源之一。用好這篇課文,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一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邪教。在這篇課文中,當地的百姓之所以會相信“河伯娶媳婦”這樣的鬼話,是因為巫婆利用百姓害怕水災的心理,四處散布“如果不給河伯娶媳婦,就會大水泛濫,把老百姓都淹死”的謠言。實際上,邪教的一個特點就是編造邪說,大肆宣揚“末日論”“人類災難論”等歪理邪說,利用各種恐嚇手段制造恐慌心理和恐怖氣氛,使人狂熱地、盲目地追隨邪教。青少年生活閱歷淺、心智尚未成熟,不太容易分辨什么是邪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他們提問“世界上真的有河伯嗎”“巫婆為什么要這么說”等問題,讓學生認清邪教的本質。

二是讓學生知道邪教的危害。課文中一位老者告訴西門豹:“地方上的官紳每年出面給河神辦喜事,硬逼著老百姓出錢。每鬧一次,他們要收幾百萬錢,辦喜事只花二三十萬,多下來的就跟巫婆分了?!庇纱丝梢娦敖痰奈:χ痪褪欠欠〝控?,通過各種手段詐騙、盤剝他人的財產,最后肥了自己,害了別人。此外,邪教還會危害生命、踐踏人的生命權。在這篇課文里,每個被騙到河里淹死的女孩就是活生生的例證,更可惡的是,“有錢的人家花點錢就過去了,沒錢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孩被他們拉走”。教師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到邪教的危害。

三是讓學生知道如何應對邪教。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的辦法妙就妙在他沒有和對手起正面沖突,而是將計就計、假戲真做,讓別人以為他自己也相信河伯的存在,然后以姑娘不漂亮為借口,不露聲色地懲治了惡人,教育了百姓,這些都表現了他過人的智慧和謀略,也說明對付邪教是需要方法的。我們在開展反邪教教育時,有時會告訴學生看見這類違法行為要立即制止,勇敢地說“不”,但這種硬碰硬的方式可能會讓青少年做出一些不必要的犧牲。其實,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像西門豹一樣巧妙地應對,既能打擊犯罪,又能保護自己。比如,可以先不激起正面沖突,等有機會再去報警,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除了《西門豹治鄴》,在《道德與法治》《生命與安全》《心理健康讀本》等國家或地方教材中,都有類似的反邪教內容。學校充分用好這些教材,與日常教學有機融合,可以減少額外的精力,真正把反邪教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分享到:
責任編輯:徐虎
被拖进巷子里强奷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