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年前的一天,天涯論壇出現了一篇題為“核武老人26年親歷記”的帖子,每天持續更新,之后內容被整理成書并出版。有的人認為“這本書可以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相媲美”,甚至還有一個人提出“可以和美國米切爾那個《飄》相媲美”。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故事讓網友追捧呢?故事從這里開始……
神秘的工作去向
1964年, 魏世杰畢業于山東大學物理系。當時,他的學習比較好,在班里排在前兩名。雖然學習特別優秀,但他并非是非??炭鄬W習那種學生。他整天玩,還喜歡看一些文學 類小說,而自己的物理學專業則被他視為“業余”。那年,國家二機部九院從山東大學挑選了兩個畢業生去青海參加國防科研工作,他就是其中之一。當時他也不知 道叫自己去干什么,只知道這個單位特別重要,而且分配時物理系辦的陳老太太還神秘地單獨接見他們兩個人,送了兩個小本子,本子上寫著“聽毛主席話,永做革 命人”,其他同學都沒這個待遇的。當他問“我們到底干什么去”時,陳老太太只是簡單地說“可能是國際階級斗爭的工具”這么一句。
母親的堅決反對
滿懷憧憬的魏世杰拿到了去往青海省西寧市的報到證,卻遭到了母親的反對。母 親不愿意他走那么遠,也不愿意他去搞軍事,只希望兒子能夠趕快回來,就在即墨教書,當個老師蠻好的。而且,工作隔家還近,大家互相能夠照顧一下??墒?,魏 世杰安慰母親,說自己的工作可能對家里邊有點好處,家里人也算軍屬待遇吧??墒?,他心里也沒有底,知道自己不是去參軍,可能和部隊有點關系,具體干什么一 無所知。
核武生涯的開始
根據組織安排,魏世杰先去農村做了一年社教工作。1965年,進入青海省海晏縣國營221廠。去 了以后,叫他測試炸藥的膨脹系數??墒峭ㄟ^這個簡單的工作根本無法猜出自己從事的工作性質。后來,在一些技術性的會議上,大家進行技術交流,就慢慢明白 了,自己的工作可能和核武器有關聯。一年以后,我們在看到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片子時,上面有很多工號就他們的工號,火車就是從他們的廠區開出去 的。魏世杰感到他們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單位,而且肩負著很重要的使命。從此,魏世杰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核武生涯。
首創科研成果
核武器內部有一個內熱源,因為核材料有放射性,本身就會不斷發熱。外面有一些炸藥,發熱后炸藥的溫度肯定要升高,并且炸藥里邊、外邊的溫差越來越大。溫差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裂紋,而且裂開后炸藥便無法再使用,這個問題是困擾當時研究進度的一大“攔路虎”。魏世杰從理論上提出一個“預估炸藥”的概念,也就是炸藥配方剛出來以后,就可以預估將來在多少溫度下變化會出現裂紋。方法論證開始也不被承認,經歷了至少十幾年,最終提出了“預估炸藥部件的溫度場分布”的理論計算方法,為解決這一難題做出了重要貢獻。后來這一成果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這也是魏世杰在九院唯一的,最大的一項科研成果。
危險時刻的考驗
在核武器探索研發的道路上,時時處處充滿著各種未知的因素。危險性時刻存在,直接威脅到生命。當知道這個危險以后,魏世杰心里面還是有些緊張的,因為畢竟還年輕,也還沒成家立業。在實驗過程中,發生了兩次爆炸事故,一共炸死了七個人,就這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身邊的戰友突然就死了,下一個也許就輪到自己了。然而,這一切沒能嚇倒魏世杰,既然選擇這個職業,就要義無反顧。每一個任務下來以后,大家沒有考慮對身體有沒有損害,一心一意撲在科研上,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他認為犧牲了也是光榮的,當逃兵是可恥的。
紅色生死戀
221廠 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很多男青年找不到對象。而魏世杰卻幸運地結識了一位美麗知性的上海姑娘林文馨,兩人互有好感,不久便陷入愛河。在特殊的工作環境中,林 文馨接觸有害物質較多,還未等到與相戀五年的魏世杰結婚,就因一次核泄漏事故,身體受到嚴重損害,不久在北京的醫院中去世,而此時的魏世杰因為文革冤案身 陷囹圄之中,沒能見她最后一面,這成為他終生的遺憾。后來,現實中沒能如愿的魏世杰,在書中得償所愿,讓小說里的自己見到了心愛之人的最后一面,這就是他和林的愛情,一種很純潔的愛情,更是在動亂年代的“紅色生死戀”。
“殺人集團”風波
1970年, 魏世杰莫名地卷入了一場風波。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幾個同事上山去玩,發現一個洞里面有好多野鴿子。他們幾個人想把抓回去燒燒吃,結果不小心有一個人掉 到洞里面去了。他當時沒去,后來別人告訴他出事了,就趕快趕上山,還下洞里面去救人。結果,這個人也沒有救活,就死了。后來運動來了以后,有人揭發說這件 事是他們有組織、有計劃的一個“謀殺”,給他定的叫第三兇手,非叫他承認自己是個殺人犯。但是,看起來比較溫和的魏世杰,在這方面表現出了不一樣的一面, 始終不承認這件事是有預謀的。最后,他們這個“殺人集團”在大部分都承認了以后,他也含冤入獄。
實現“作家夢”
一 次偶然的機會,九院要辦一個《曙光報》,院黨委書記到處找一個會寫東西,而且寫得比較好的總編。他到下面視察的時候,跟三所的黨委書記談到此事,三所的書 記就告訴他,“我們有一個人,經常在報上發表一點科普文章,他叫魏世杰”。他當時非常反感,到了院部以后很不習慣,覺得那里的氣氛也不對。不過,這也算是 給他的“作家夢”開了個頭。1989年,魏世杰轉業回到青島,在開發區科技局工作。退休之后,他繼續創作、發表科普文章,還創作出版了《東方蘑菇云》、《隱姓埋名的人》等小說,他在古稀之年創作的小說《禁地青春》在網上連載時,更是受到了讀者的廣泛好評。
笑對人生
這 些年,魏世杰大部分的精力其實都放在家庭上,因為兒子是先天性智障患者,女兒在三十歲時得了精神分裂癥,老伴不堪生活打擊也患上了重度抑郁癥,厄運接踵而 至,魏世杰獨自承擔起了照顧家人的重任。但是,這一切沒有擊倒這位“核武老人”,他既沒有唉聲嘆氣,也沒有怨天尤人,依然保持著樂觀的態度。還幽默的說, “有人說高高興興也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人在世界上活著,干嘛非要去難過呢?如果我要難過的厲害,家里面反而更倒霉,只有我好一點,也能感染家人”。
【尾聲】這就是一個鼓搗過26年核武器,有一些科普作品問世,寫過自傳體小說《禁地青春》的倒霉老頭兒,在那個特殊年代里走過的青春歲月。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許許多多的走過那個特殊年代的科研人員的故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