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中國歷史,就是由各民族組成的奮斗史。
【唐彪】在歷史長河中,有一個民族,鮮為人知,就是鮮卑族。這個民族有一個君王,少人記述和傳頌,但一提到和這位同代的三國時期,大家一定知道一代梟雄曹操,蜀主劉備,東吳孫權,以及若干戰將謀士,孰不知還有一個梟雄,他就是北魏的開國君主,鮮卑王檀石槐,也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
檀石槐,生于公元136年,死于公元181年。少時有勇有謀,被推舉為部落首領。東漢末在高柳北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邊各郡,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馀,西方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的故土,東西達一萬四千余里,南北達七千余里。
【唐彪】檀石槐不僅僅是梟雄,還是草原上杰出的政治家軍士家,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英雄。
檀石槐所屬的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而檀石槐生活的年代,正是東漢桓靈帝時期,起初,鮮卑族還很弱小。他生長在連年戰亂和征伐的環境中。由于他杰出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一躍成為各部落首領,直到統一北方地區,在他身上,發生過許多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唐彪】檀石槐一出生,就充滿著傳奇色彩。檀石槐的父親名叫投鹿侯是一個小貴族,那時鮮卑還從屬于匈奴,因此投鹿侯應召從軍,在匈奴從軍三年后,回家發現,妻子在家生了個孩子。疑竇叢生,認為妻子出軌了,給自己到了綠帽子,對她實施審問。妻子解釋說,她在大白天走路,聽到雷響,抬頭朝天上看,剛好有冰雹掉進嘴里,她一激靈,又急又怕,就吞了下去,接著就懷了孕,十個月后生下了這個孩子,天賜子,必定有過人之處,最好暫且撫養他長大。投鹿侯堅決不信,他是一個非常講究臉面的人,豈能容得一個野種!就想殺掉孩子,又不忍心親自下手,于是,丟棄于野外,令其自生自滅。其妻不忍,偷偷地告訴娘家人抱回收養,取名為檀石槐。當然這個故事有神化帝王之嫌。但通過這一點可以說明,檀石槐一出生,就預示著他有不平凡的人生命運。
這個故事也反映出當時鮮卑人的婚嫁狀況和貞節觀念。鮮卑女子未嫁前具有性自由,男子成婚,一般以搶為先,再以牛羊為聘禮,男子要為妻家服役三年后方帶妻子離開,這樣的婚俗一直延續了許多年。
【唐彪】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長大,由于缺少父母之愛,非常的頑劣不羈,桀驁不馴,卻聰明智慧,機靈鬼怪。十多歲是出落得健壯敦實,臂力超出同齡的孩子。善于騎射,成為遠近聞名的弓箭手。檀石槐十四五歲時,扎合部族的首領扎合率部眾掠奪走他外祖父家的牛羊。檀石槐聞訊后,不顧外祖父的阻攔,只身策馬追了過去。勇武善戰的扎合擄獲了許多戰利品,正洋洋自得之際,忽然,見到一騎馳騁而來,馬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高聲喊道:“扎合|!趕緊把我外祖父的牛羊留下,不然,我取你的項上人頭|!”扎合巡回戰馬,看了看匹馬單槍的檀石槐,狂笑道:“就憑一個乳嗅未干的小野種,也配跟大王我叫陣?!碧词弊詈拚l罵他野種,七八歲時,只要有小伙伴敢這么叫他,一定被打得頭破血流。扎合的辱罵,激起了檀石槐沖天怒火,他不再言語,舉槍便刺。扎合的兩個副手拍馬來戰,不到三個回合,均被檀石槐挑于馬下。扎合掄刀相迎,幾個照面之后,頓覺檀石槐勇猛異常,不得小覷,更要命的是檀石槐只攻不防,一副玩命的架式,有幾次扎合的大刀都要砍倒檀石槐,但是,檀石槐也會刺傷自身,即使殺死了敵人,自己也受重傷,如此打了幾個回合。扎合心驚膽顫,身經百戰的他頭一回見到這種打法,他架住檀石槐的槍說:“檀石槐,我不跟你玩命了,牛羊你趕回去吧!投鹿侯有你這個兒子,定能成大事?!碧词闭f:“不要提他,我就是我,以后沖我說話!”扎合不僅還了牛羊,還臣服于檀石槐了。部族人看到檀石槐所向無敵,將被搶去的牛馬全部追了回來就非常欽佩他的勇敢和仗義。自此以后在部落中深受族人的敬畏和愛戴,連一些對他有敵意的小酋長都來投奔他。檀石槐因勢而上,制定法令,審理訴訟,約束族人,于是被推舉為部落首領。
這階段,檀石槐的才能得到了充分施展和發揮,像一匹駿馬在草原上縱橫,后來逐漸成為各部落的領袖。
【唐彪】 檀石槐當上首領之后,征地掠城,無所不能,顯示出梟雄的野心和野性手腕。他更善于利用他人的長處,為我所用。光和元年(178年),隨著鮮卑人口日益增多,農業、畜牧和射獵都滿足不了百姓生存。檀石槐非常體恤民生,親自巡視民情,巡查中他見到烏集秦水有幾百里寬闊,水不流動,水中魚類繁多,但鮮卑人由于生產水平低下不會捕魚。檀石槐聽說倭國(《魏書》中稱作汗國)人善于用網捕魚,于是他派使者向倭國的國王求助,而剛腹自用,倭君一是瞧不起鮮卑人的落后,二是懼怕鮮卑的強大,斷言拒絕不算,還把使者羞辱一番逐出境外。檀石槐佯裝屈服,暗地歷兵秣馬。突然,以“大谷草”的形式率騎兵突襲倭國邊城。俘獲一千多家的倭國人,將他們遷到秦水邊居住,強制他們捕魚,以彌補鮮卑人的糧食不足?!按蚬炔荨笔潜狈缴贁得褡鍛T用的戰術,就以偷襲的方式深入敵國之地,屠殺男丁,搶掠財務和女人,然后,不占城池撤回本地。
這時候,檀石槐越來越意識到糧食的重要,意識到草原的有限。根據后漢書記載,他結盟鮮卑部落,正值周邊各國強盛,母族瀕臨亡族滅種之時,他振臂一呼,應者無數,檀石槐開始他的強族拓疆之舉。先后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馀,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
【唐彪】這一時期,是檀石槐大展野心時期。先說匈奴,還記得《后漢書》記載,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這里,胡就指的匈奴。匈奴在北方曾經獨霸一方,無人能與之匹敵。而檀石槐清醒地認識到鮮卑人要想在北方站穩腳跟,必須拔除匈奴這根釘子。他胸襟開闊,不計前嫌,請來曾經要置他于死地的“父親”投鹿侯。這個曾在匈奴軍隊當過三年下級官長的投鹿侯,受寵若驚,對檀石槐的大度感恩涕零,他詳細的向檀石槐介紹了匈奴的軍隊的戰略戰術,武器裝備,部防編制,地理要沖等等。并主動請纓當先鋒向導,深入匈奴腹地作戰。檀石槐卻通過連年的征討,把匈奴打的七零八落,就匈奴常勝將軍臧旻也連吃敗仗,無敵容身投靠了東漢。匈奴地位最終被鮮卑人取代。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檀石槐。
當時,東漢有幾個盟友或叫附屬國,分別是夫馀、零丁和烏孫,這樣小國家。檀石槐覬覦東漢的時候,已經把先行吞并收納這幾個小國,作為一個長遠的戰略目標。而在此時,東漢帝并未察覺,沒有看透檀石槐的野心,在這幾個小國先后被檀石槐攻擊之時,東漢靈帝不懂唇舌齒寒的道理,卻坐壁上觀,不發兵救援,不阻止檀石槐擴張。任由這幾個小國,一個個被檀石槐打得支離破碎。
【唐彪】檀石槐第一步,向東進犯,攻打夫馀國。當時,夫余是少數民族政權國家,前期王城在現吉林省吉林市,后移農安縣,因其物谷豐盛,馀糧頗多,專吃樹上有一種鹽而得名。東明王建夫馀國時強大輝煌,此時雖不能說是如日中天,但也是泱泱大國。
向這樣的對手宣戰,檀石槐并沒有畢生的把握,他忌憚夫馀的兵強馬壯,于是,就用離間之計,反復挑撥其與高句麗及東漢關系,引起他們之間的不斷爭斗,夫馀的實力不斷被削弱。趁其兵力虛弱,結仇于鄰,孤立無助之時,與夫馀王開戰,使之節節敗退,攻占他的城池為郡,擄其民眾為奴,掠其財產為己所用。為征服其他小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剛剛翦滅了夫余,就劍指烏孫。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游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王國,位于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烏孫國也是一個強壯的馬上民族。
【唐彪】檀石槐攻打烏孫時,已經兵精糧足,躊躇滿志,,不可一世。烏孫國的君王獵驕靡聞訊后,自忖強大的匈奴都被消滅自己肯定不是檀石槐的對手,于是就派人求和送錢財、美女,并讓出許多疆土,退居一隅,茍延殘喘。而這些都難以滿足檀石槐的野心,他連毀約定,步步緊逼。獵驕靡忍無可忍,只好與之決戰。說起這個獵驕靡也有一個故事,傳說其父難兜靡為月氏族作戰被殺時,獵驕靡還在襁褓中,被遺棄荒野。烏鴉叼肉喂養獵驕靡,狼也為他哺乳實際這并沒啥神奇的,因為嬰兒是人的一生陽氣最足、最鼎盛時期,烏鴉、鷹等鳥類、狼等動物食之不了,顧養之“狼孩”也是這樣來的。匈奴冒頓單于感到奇怪,認為獵驕靡是神,于是決定養育他。獵驕靡長大后“自請單于報父怨”,并得到匈奴單于的幫助,趕走伊犁河流域的月氏建立了烏孫國,而這次,卻擋不住檀石槐的進攻,兩個俱有富有傳奇嬰幼念得高手終于過招了。獵驕靡雖然是英勇剽悍,但檀石槐更勝一籌。結果檀石槐打敗獵驕靡吞并了烏孫國。
檀石槐野心勃勃,覬覦東漢已久。這時候,他覺得攻打東漢的時機還不成熟,雖然先后滅掉了夫馀和匈奴,但近前還有零丁,高麗兩國。因此,臥榻之下豈容他人安睡,于是,開始攻打零丁國。
鮮卑族北方毗鄰的一個小國,叫零丁,因其國使用車輪高大的車子,所以鮮卑族人又叫零丁為“高車”。高車國在新疆中部,將領翟遼也惦記鮮卑國疆土,曾率部攻打鮮卑,兩國旗鼓相當,互有勝負。因此,也結下了深仇大恨,檀石槐深諳遠交近攻的戰略,他暗中給高麗國一些好處,并利劍高麗與零丁國的關系,兩國不斷摩擦最終打了起來,在零丁國處于劣勢時,檀石槐起兵助高麗,兩國聯手一舉滅掉了高車國,坐收漁翁之利,先是把翟遼趕到了貝加爾湖地區,然后,檀石槐背信棄義,不僅沒有兌現滅掉零丁后給高麗過的土地和財務,還順勢起兵把高麗國也滅掉。從而保持了北疆的穩定后方的穩固。
【唐彪】一時間,蒼茫大漠之地,巍峨的祁連山脈,竟全成鮮卑人的牧羊縱馬之地。這時,檀石槐的志向或者說野心更大了,氣量放的更遠,他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草原上縱橫馳騁,他想到是黃河流域肥沃土地,于是,兵鋒轉而南下,直指業已歌舞升平二十余載的東漢王朝。
永壽二年(156年)七月,檀石槐率領三四千騎兵侵犯東漢的云中郡。延熹元年(158年)、延熹二年(159年)和延熹六年(163年),鮮卑多次侵犯東漢邊界。
【唐彪】檀石槐侵犯東漢邊境,引起東漢朝野混亂。最先坐不住金鑾殿的是漢帝,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保全江山社稷就宣滿朝文武,大臣們商議退敵辦法。當時漢朝出現了兩派,一派就是主和派,主張用和親之策,希望能讓鐵石心腸的檀石槐心軟下來,退卻虎狼之師,以求得暫時和平,但他們錯了,把檀石槐當成了自己。檀石槐斷然拒絕漢廷遞過來的橄欖枝,坐擁三部雄獅,睨視洛陽,不斷地向漢疆進攻。
實際上歷來交戰,和親是交好的最好方式,屢試不爽,如有名的“昭君出塞”呀,“文成公主”和親土番等。單單檀石槐拒絕,真因他是鐵石心腸?當然不是。當時他在占領烏孫國時擄回烏孫國妃柔兒,貌美如仙,柔情似水,檀石槐一下子被迷住了。欲納其為妃子,柔兒卻堅決不從,以以死相拒。檀石槐又不忍心心上人香消玉損,徒留宮中,不得近身。他朝思暮想,又不肯傷害于她,對其他女子,更是不放眼中,大有“三千寵愛于一身”之勢還真看不出殺人如麻的梟雄也有柔情的一面。所以對東漢親和之事置之不理,攻打更甚。
鮮卑勢不可擋,漢王朝內部出現了巨大的分歧。
【唐彪】以議郎蔡邕為首的主守派認為鮮卑“兵利馬疾,過于匈奴”,作戰中“來如飛鳥,去如絕弦”再加上現在國勢的情況已遠遠不及漢武盛世,應該避其銳氣如果出擊主動攻擊鮮卑難以穩操勝券,倒不如固守城池,以逸待勞或許可自保。以守為主,固本培元。而以遼東太守夏育為主的主戰派,則自持有和鮮卑作戰并獲勝的經驗,狂妄的認為“征幽州諸郡兵出塞擊之,一冬二春,必能禽滅”。憑心而論,蔡邕的建議雖然失之勇武,但的確是當時已是自保內憂外患下的漢朝的良策。如能采用,雖然不能做到根絕鮮卑之患,但也可以一緩邊疆的壓力??善珴h靈帝逞了一時匹夫之勇,在北方三州(幽、并、涼)日夜雪片一樣飛來的邊關急報催促下,盛怒之下不明利弊,說:“何守之有,當年吾祖武帝對付匈奴就是以攻為守,三路出兵,一舉擊潰強悍的匈奴軍隊?!睗h靈帝斷然采用了夏育的方案。
于是公元177年,漢熹平六年,“遂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將臧旻率南單于出雁門,各將萬騎,兵分三路出塞二千余里?!蹦顷噭莸诡H有當初漢武三軍并出討伐匈奴的氣勢。
【唐彪】說到這一戰,不得不說說三軍主帥之一田晏。田晏本是帝國的護羌校尉,因為觸犯了刑法而被奪官削職,這個本無可厚非。但糟糕就糟糕在此人官癮極大,為了繼續在仕途上發展,他努力巴結當時的中常侍大宦官王甫。王甫也該是吃了他不少好處,是以在靈帝面前極力主張出兵,并請靈帝以田晏為將。為將帥者若把一國之戰作為自己晉升的捷徑的時候,其率領的部隊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檀石槐得知漢軍出擊的消息之后,則運籌帷幄針鋒相對,他令自己的三部軍馬分頭迎擊漢軍,半路伏擊遠路奔襲的漢軍,可想而知那是一場惡戰。本來雙方兵力是旗鼓相當,武器裝備也不相上下,差之萬里的就是三軍的主帥了的謀略,膽識和強悍了!檀石槐的三軍將領都是跟他相似的亡命悍將,每戰必身先士卒,猛殺猛打。而漢軍的主帥除臧旻舍生忘死外,夏育和、田宴都貪生怕死,只驅趕手下將士沖殺,自己卻躲在安全地帶的營寨里指手畫腳,常言道:“將有敢死之心,士必無生還之意。結果,這兩路軍很快被擊潰,只有臧旻與鮮卑軍打成平手。鮮卑另兩路軍得勝之后迅速來合圍臧旻的隊伍,孤軍奮戰的臧旻,雖然與鮮卑人有亡國殺父之仇,但雙拳難敵四手,最終還是被檀石槐剿滅??蓱z漢軍,將也不將,君也不君,“喪其節傳輜重,各將數 十騎奔還,死者十之七八?!薄逗鬂h書.烏桓鮮卑列傳》。實在是場殘敗。
【唐彪】然而,歷史也是一場戲劇,既然是戲,就有戲劇性,有諸多偶然因素,就在這當口,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眼看漢朝面臨滅頂之災的危機時刻,公元181年,威風八面、所向披靡的鮮卑首領檀石槐居然突然暴斃,年僅45歲。檀石槐一死鮮卑軍則群龍無首,四分五裂,喪失了攻擊力。
此時的東漢實在是幸運之至??!即便是時隔多年,為漢朝的做史的史官在史書中亦如是戰戰兢兢的寫道“而靈、獻之間,二虜迭盛。石槐驍猛,盡有單于之地;蹋頓兇桀,公據遼西之土。其陵跨中國,結患生人者,靡世而寧焉。然制御上略,歷世無聞;周、漢之策,僅得中下。將天之冥數,以至于是乎”。
【唐彪】從字里行間,可以窺視出當時漢朝的狂喜之態,那種幸災樂禍,得意忘形可見一斑。關于檀石槐的死因,民間有多種版本,不外乎有三。一種是暴病而亡,被長生天召回了去;一種是被毒身亡,施毒者就是柔兒,國恨家仇和辱身之恥,下劇毒要了檀石槐的命。還有一種,是說為漢朝義士公孫瓚所殺。據傳,公孫瓚武功高強,伴作胡人奴仆,借機進入檀石槐帳篷中,見其沉睡,便使出“蛇型魔爪”神功,欲捏其咽喉欲斷之,檀石槐畢竟高明,早有防備,從腋下抽出備用匕首,與公悄孫打斗,為公孫瓚的寶劍所傷,后被擊中胸部而亡。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沒關系,結果是成立的,就是正在鼎盛時期的檀石槐死了,從此一個朝代至此走向了衰落。
無可否認,檀石槐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
【唐彪】其實無論是少數民族崛起,還是漢朝興盛,都是在紛亂抗爭中,實現了民族的融合與發展,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通婚,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后裔多為各民族混血,構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