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他是千年不遇的文化奇才,是歷代仰慕的人生楷模。他宦海沉浮,一生坎坷,他生前留寓半個宋朝疆土,死后卻魂歸他鄉,他葬身中原是無奈之舉?還是別有深意?
旁白: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州人。北宋時期重要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北宋文學成就的最高代表。和父親蘇洵、兄弟蘇轍并稱“三蘇”。有副對聯這樣形容蘇家父子三人,“一門三學士如天如日如月,四海五大家無左無右無前?!比K父子哲學思想深邃,政治實踐卓越,再加上輝煌的文學藝術成就,最終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三蘇文化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河南郟縣的三蘇園有著獨特的地位。
郟縣地處河南中西部地區,宋代歸汝州管轄,現為平頂山市下轄縣之一。這里背依嵩山奇峰,面臨汝水曠川,風景秀麗,民風淳樸,文化底蘊豐厚,素有小峨眉之稱。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就長眠于此,三蘇墳便因此得名。每年清明,這里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蘇姓子孫及三蘇的仰慕者均到此緬懷先賢,祭拜英魂。三蘇墳旁邊的村莊在解放后也把村名上瑞里改成了蘇墳村,以紀念三蘇父子。
一、形式險惡,有家難歸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王坤,蘇軾是宋代最高文學成就的代表,我們都知道他的老家在四川眉山,但是他最終卻葬在了郟縣,關于蘇軾葬郟之謎,我們今天有幸請到了平頂山學院文學院何梅琴院長來給我們做解答。
蘇軾是一代文豪,但是他的一生卻非??部?,甚至于魂歸他鄉,那么他在去世之前到底遭遇到什么樣的情況,以至于他有家難回了呢?
嘉賓:蘇軾當時的情況非常不好,對他來說時內外交困貧病交加,政治形勢險惡又遭受天災人禍,尤其是突發了一樁政治事件,使他有家難歸,蘇軾晚年的境況非常凄涼。
旁白:公元1093年北宋元祐九年,太常博士趙捻打著為蘇軾兄弟鳴不平的大旗起事造反。哲宗駕崩之后,蘇軾兄弟北返京都,途中趙捻為首的叛臣被誅,但此案直到蘇軾死后才最終結案。殘酷的政治形勢讓蘇軾兄弟歸老故鄉的愿望成為了泡影。
采訪畫面:蘇軾死后不敢遷居老家四川除了上述政治形勢的險惡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蘇軾家境已經相當拮據。經歷了無數次的流放和搬遷,蘇軾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雖然后來蘇軾、蘇轍遇赦北歸,但因長期遭貶而貧病交加,晚境凄涼。況且其寓居之地距故里眉州眉山千山萬水,道途險阻,不論走水路逆長江過三峽,還是走陸路越秦嶺行蜀道,都不容易。所以回到故里之愿望終不獲濟。
旁白:蘇東坡生前對他的人生歸宿有過多次預測。甚至說“何必擇所安,滔滔天下是”,可見他對于死亡抱著一種很灑脫的態度。他一到宜興,深深被湖光山色吸引,愿意長眠在這里。在“烏臺詩案”后的獄中,他從容地宣告湖州可以作為歸老之地,暢談“是處青山可埋骨”,到了浙江之后,又留戀浙江的山水,希望葬在這里。永州、海南都曾經是他終老所考慮的地方。人們談論最多的是,卻是東坡曾于元豐八年四、五月間居住常州。經過兩個多月(建中靖國元年五月至七月)的苦苦思索和細細權衡之后,他想將生命最后的養老之所定在常州。按照“生不掣棺,死不扶樞”的東坡家風,他也更有理由死后就近安葬于常州。但是為何會遷葬郟縣呢?如果說家庭經濟的拮據讓蘇軾有家難回,政治形式的險惡則徹底斬斷了蘇軾回家的路。
二、魂歸中原,戀家念國
主持人:我們前面提到蘇軾幾經流放和搬遷,一直顛沛流離經濟拮據,而他一輩子在政治上也沒有得意過,甚至是有家難回,那么他最終的病老之地是在常州,他為什么沒有選擇葬在常州,而是讓弟弟把自己葬在了中原呢?
嘉賓:關于蘇軾為什么要葬在郟縣?歷史上有多種說法,歸納起來大致有這樣幾種:第一種是形勝說,也就是說郟縣風景和蘇軾老家,四川眉山風景比較相似;第二種是家境不濟說,蘇軾和蘇轍雖然遇到皇帝赦免北歸,但是因為長期遭貶而貧病交加,他晚年的境況非常凄涼;第三是表戀闕之微誠說,也就是蘇軾葬在郟縣是為了向大宋皇朝表忠心;第四種說法是迫于形勢說,當時太常博士叫趙捻他起事造反被株連九族,那么這個案件也牽連到蘇軾,所以蘇軾迫于當時的形勢為了不殃及子孫后輩才選擇葬在郟縣的;第五種說法是祭祀方便說,蘇軾曾經有遺囑 葬我嵩山下,主要是因為蘇家子孫后代,大多散居在郟縣汝南潁昌斜川等地,這些地方離郟縣小峨眉山比較近,將來送葬祭祀比較方便;第六種說法是土厚水深說,也就是郟縣的小峨眉山土厚水深,既適宜在世人生存生活,當也適宜過世人亡靈的安息;第七種說法是無奈說,也就是蘇軾把郟縣作為死后的安葬之地,是綜合了各方面考慮的無奈選擇。
旁白:公元1101年,他客死常州。在那個講求忠孝兩全,葉落歸根的年代,人死后大都會選擇歸葬故里。蘇轍《卜居賦》里也談到:“念我先君,昔有遺言;父子相從,歸安老泉?!倍K軾、蘇轍兄弟倆最終卻違背了父親的遺愿,同時將離老家幾千里的郟縣作為人生終點的歸宿,實在令人不解。
縱觀蘇軾的生平發現,蘇軾似乎跟郟縣幾乎沒有交集,將二者能夠聯系在一起的,應該是蘇軾人生中第一次進京趕考出川北行,沿途經過洛陽、郟縣和許昌,最后到達當時的京城開封。除此之外,蘇軾生前曾從黃州團練副使量移到汝州做團練副使,可是在從黃州到汝州的上任途中,蘇軾卻決定留在常州,后來也沒有來到汝州上任。蘇軾生前到郟縣的次數可以說屈指可數,但臨死之前卻留下遺書給弟弟蘇轍:“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
旁白:在那個講究事死如事生的年代里,蘇軾葬郟一定有特殊原因。北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中原籍貫以外各地朝廷大員死后可以在汴京方圓五百里以內選地安葬。北宋皇家宋陵在河南鞏縣,因此無論生前籍貫是江南還是四川,只要是北宋臣僚,死后都要葬在中原。汝河以北,嵩冀山脈以南,自西到東遍布陵墓??軠誓乖陟柫x,歐陽修墓在新鄭,范仲淹墓在伊川,都在宋陵附近。
采訪畫面: 在蘇軾為會么葬郟這個問題的研究過程中,清代有個學者畢沅值得一提,畢沅有一個觀點,他認為蘇軾為什么葬郟,蘇軾葬郟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表戀闕之微誠說。什么叫表戀闕之微誠,畢沅認為蘇軾在做元祐大臣階段,他為皇帝寫了大師的表章奏疏,不也就是為皇帝做了很多事情,為國家效了很大的力,他認為蘇軾是衷心皇帝,或者說衷心于國家的,所以蘇軾去世后葬在郟縣,離汴京不遠,在這里邊有表戀闕之微誠之意。這個觀點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
旁白:蘇軾生前曾經盛贊杜甫,說杜甫“一飯未嘗忘君”,蘇軾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呢?清正為民,憂心家國。一代名臣寇準在彌留之際說過四句話:“生為大宋臣,葬于趙家墳。選穴姦邪地,保宋四百春?!痹嵘碇性?,自然也就成蘇軾的首選。
旁白:走進三蘇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青石牌坊。坊楣上四個大字“青山玉瘞”,是明代學者王尚絅為三蘇所立。兩邊石柱上刻著“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的對聯,這是蘇軾烏臺詩案中寫給蘇轍詩中的兩句,字里行間浸潤著深厚的骨肉親情,而且兩人生前一直期望,能夠夜雨對床,朝夕相伴。
三、跋山涉水,遷葬中原
主持人:公元1101年蘇軾客死常州,遵照他的遺囑要葬在郟縣,那從常州到郟縣的過程肯定是非常艱難。你能不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過程?
嘉賓:公元1101年8月24日,蘇軾病逝于江蘇常州。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102年春天,按照蘇軾的遺囑,蘇軾家人把他遷葬于郟城鈞臺鄉上瑞里,也就是今河南省郟縣茨芭鄉蘇墳寺村的小峨眉山下。據學者的考證,他遷葬的過程和路線大致是這樣的,蘇軾的三個兒子護著他們父親的靈柩從江蘇常州出發,經運河的潤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蘇鎮江,揚州,楚州,楚州是今天安徽淮安,又過淮河,淮河這一段是楚州至泗州,然后入汴水,沿泗州就是今天安徽泗縣,和安徽宿州,又到南京,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商丘,然后到了汴梁開封,又入惠民河出潁昌走旱路,沿許洛古道移往郟縣安葬。另一方面在郟縣這邊,蘇軾兒子在蘇轍、李廌等人的幫助下“相地卜兆”以確定墓地。
旁白:蘇軾在病重之際,明確告知蘇轍說:“葬地,弟請一面果決。八郎婦可用,吾無不可用也。更破千緡買地,何如留作葬事,千萬莫徇俗也?!碧K軾面對生死,不矯飾,不隨俗。戀世中帶有灑脫,坦然中充滿真情。
旁白:“身行萬里半天下,永宅嵩陽小峨眉”。蘇軾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是潔身自好、勤政為民的一生?!笆翘幥嗌娇陕窆恰闭宫F了他看淡生死,隨性灑脫的做人特點,而最終身葬郟縣,既有著對家國的熱愛,也有著對兄弟之情的眷戀,更是一個不隨俗流,超然曠達的蘇軾人格的最好呈現。這種對生死的淡然態度,基于蘇軾做人的坦蕩無私,基于他自身那種對命運的隨遇而安,基于他對生死的永恒姿態。
思鄉卻不得返歸故里,甚至死后連墓冢中的柏樹都向著西南方向長,傳說是在遙望四川眉山‘三蘇’的老家。蘇軾兩兄弟用這樣一種現代都無法解釋的神奇現象傾訴著他們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