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歷史
殷商滅亡有征伐東夷的因素 新舊黨爭也是重要原因

2023-10-29 來源:騰訊歷史

夏桀商紂,歷來被當作暴君的典范,古往今來,說暴君的時候鮮有不提及這兩人的。不過新王朝建立之后鮮有不對前朝的末代皇帝進行抹黑的,所以商紂王應該也是被抹黑了。在春秋末年,子貢就已經認識到這個事情,在《論語》中就有記載:“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彪S著考古史料的發現,似乎把殷商滅亡的原因歸為商紂的暴虐有點以偏概全,東夷部落的叛亂導致了商紂連年征伐,民不聊生,最終給了西方方伯周代替商的機會。

商紂暴君的質疑

下面結合史料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一下:

殷商到紂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最后終被來自西方的周人擊潰,建立周王朝取而代之。曾經六百年的殷商王朝,疆域廣袤,縱橫千里。聲威之隆,極盛一時,這已由地下出土的精美器物得到明證。但為何一旦毀于“西伯”之手?

關于商王朝之覆亡,古代文獻《尚書·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往往將此歸咎于殷商紂王的奢侈淫佚及暴虐無道,如好酒淫樂寵妲己,酒池肉林奏靡樂,殘害忠良制炮烙,拒聽逆耳剖比干等等。

這些有關商紂的荒淫,大概是得之于晚周學者間的傳聞。如《說苑》引《墨子》供文謂:“紂為鹿臺糟丘,酒池肉林,宮墻文畫,雕琢刻鏤。錦繡被堂,金玉珍瑋,婦女優倡,鐘鼓管弦,流漫不禁,而天下愈竭,故卒身死國亡,為天下戮?!薄秴问洗呵铩べF直論·過理》謂:“雕柱桔諸侯……作為旋室,筑為頃宮?!?

《文選·東京賦》注引《竹書紀年》:“紂作瓊室,立玉門?!睆慕陙韺σ笮娴目脊虐l掘,可以證實商末年的宮殿建筑確實可以稱得上富麗堂皇了?!豆茏印て叱计咧鳌分^:“昔者紂是也……馳獵無窮,鼓樂無厭,瑤臺玉館不足處,馳車千駟不足乘。列女樂三千人,鐘石絲竹之音不絕?!?

端木賜

晚周人對商紂這些荒淫腐化生活的傳說,不見得都是實錄。因紂為亡國之君,而周人又視之為仇敵。所以周人對其罪惡必言過其實,任意夸大,方能顯示其征商為拯民伐罪。這一點春秋戰國時人已經有所察覺?!凹q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兩千五百年以前的子貢就這樣說了。

到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稱:“紂以不仁而亡天下,人人知之,吾謂不盡然?!讨ヒ簿靡?,一而盤庚之書則卿大夫不從君令。再變而微子之書則小民不畏國法。至于攘竊神衹之犧牲,用以容將食無災,可謂民玩其上而威刑不立者矣。即以中主守之,猶不能保,而況以紂王狂酗昏虐,又祖伊奔告而不省乎?”

顧頡剛在民國十三年(1924年)發表《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文,證明紂的罪惡,在真的周人的今文《尚書》中,不過極普通的六點,戰國的書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漢的書中增加了二十三事,東漢時增加了一事,東晉時又增加了十三事,于是商紂就變成一個亙古未有的殘忍暴君了。惟這種層累造成,“后來居上”的夸大的偽說,究竟不可憑信。

所以近來有很多學者如明義士、郭沫若、董作賓、吳其昌等,反而說商紂不但不是那樣的荒唐墮落,并且終不失為一個“英武的君王”。

殷商覆亡的考證

1、長時間征伐覆亡說

近代,甲骨文發現以來,常見卜辭中頗有征伐人方、尸方的記錄,使我們了解到在殷商時代末期,東夷與殷商也常兵戎相見,且有記錄說明殷商對東夷的征伐時間延續較長,規模也較大,遠涉淮河流域。

商末形勢圖

古代文獻的記載,像《呂氏春秋·古樂》就有“商人服象,為虐東夷”,《左傳》有“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進而認為商紂與東夷大規模的戰爭是商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像《左傳》說“紂克東夷而殞其身”。

同時,殷和周圍方國之間也存在嚴重矛盾。殷不僅成為不少方國有罪的貴族逃避之所,還成為逃亡奴隸的匯集之地。因此這些方國的國君都要討伐殷王紂。春秋時楚國芋尹(官名)無宇就指出:“昔武王數紂之罪,以告諸侯曰:紂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故夫致死焉(杜注,“人欲致死討紂”)?!敝芫褪抢眠@個矛盾,號召諸侯聯合討殷的。

2、新舊政爭覆亡說

故自徐中舒先生以降,多主殷紂王對人方用兵,消耗國力太巨,遂予西方周人以可乘之機。1982年,王仲孚先生撰《殷商覆亡原因試釋》一文認為,殷人原是個富于進取、重視維新的民族,一個富于維新的民族,當面對問題的時候,必定是勇于改革的。由于近代甲骨文字的研究與殷商地下史料的出土,知道殷商時代殷王祖甲曾實行過大規模的改革,因使殷代禮制分為新舊兩派,譬如董作賓先生經研究后就寫下《殷代禮制中的新舊兩派》,由此而導致新舊兩派政潮起伏的斗爭。

從文獻材料觀察,殷末到了紂王時代,新舊黨爭激蕩的現象十分明顯。甲骨文證明紂王是新派,與其父帝乙經過武乙、文丁兩王復古之后,又力行新法。他的昏聵,其實未嘗不是其自負性格的表現。他的作風,如“沉酗于酒”、“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是在生活態度上與舊派不能相容,不重視祖先的祭祀,不肯事上帝,“昏棄厥肆祀弗答”,是在祭祀態度上與舊派不能相容,以致紂王采取嚴厲的手段比如“炮烙之法”來對付。

總之,殷商自祖甲改革以后,引發了新舊兩派長期的內部斗爭,至殷末越演越烈,乃不堪“小邦周”一擊,導致“大邦殷”土崩瓦解。王仲孚同時認為,此一問題還可以從不同角度作深入的分析,例如思想信仰的轉變、社會文化的變遷或崩解等,而提出更好的解釋。

微子

最近,王仲孚又有《從〈尚書·微子〉篇看殷商覆亡的原因》一文,指出微子是殷商末年的賢臣,孔子稱他與箕子、比干為殷末“三仁”,依據《呂氏春秋》和《史記》的記載,微子是紂王的“庶兄”,鑒于紂王“淫亂不止”、“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按髱?、少師”就是《尚書·微子》篇的“父師、少師”。

《尚書·微子》主要記載微子與父師、少師的對話,從中顯示出殷商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殷商王朝面臨崩潰的邊緣,其中所述各種現象,如沉酗于酒,官吏貪污腐敗,不重視祭祀,均屬事實,其中“小民方興,相為敵讎”兩句,尤其表現出社會混亂的嚴重性,從而導致殷商王朝的覆亡。

武王滅商的原因

周之所以能夠這樣在牧野一舉得勝,主要由于姬、姜兩姓貴族的聯盟,領導集團的“同心同德”,西方諸侯的合作,武王選定了有利于克商的時機,制定了適當的戰略步驟,周的軍隊的斗志昂揚,作戰英勇。

隨從武王統率軍隊到達牧野的,有一些聯盟的國君,還有軍官和將領: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等,見于《尚書·牧誓》。百夫長和千夫長是百夫之長和千夫之長。師氏是高于千夫長的將領,當是一師之長。司徒、司馬、司空、亞旅,王鳴盛認為“自為軍中有職掌之人”。

牧野之戰示意圖

司馬是掌管軍政和軍賦的官,當然可以在軍中有職掌。司徒原作司土,是掌管土地的官;司空原作司工,是掌管工程的官,他們為什么也在軍中有職司呢?因為當時軍隊都是從“國人”的鄉邑中征發編制而成,軍隊編制是和鄉邑編制密切結合的,平時為鄉邑掌管土地、工程的官,到戰時,仍在軍中有職掌。舀壺:“更(賡)乃祖考作冢司土于成周八師?!彼就?、司馬、司工,合稱為“參(三)有司”,也可通稱為有司。

在前線直接指揮這場戰役的最高將領,就是呂尚。他名望,字尚父;任太師之職。亦稱師尚父、師望。太師是師氏之長,即最高統帥?!对娊?大雅?大明》記載有師尚父幫助武王在牧野戰勝的事跡: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呂尚,姜姓。當時周和姜姓之族世代聯姻,進攻牧野的三千虎賁中,想必有不少姜姓的勇敢善戰的甲士。這場戰役之所以能夠很快取勝,呂尚及其所屬姜姓的甲士該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分享到:
責任編輯:栗子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偷人_精品人妻午夜一区二区三区_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会所_免费观看A毛片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