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歷史
東漢、唐朝、明朝的宦官專權有何不同?哪朝最嚴重

2024-01-01 來源:騰訊歷史

在中國古代,宦官專權最嚴重的三個朝代是:東漢、唐朝、明朝。尤其是唐朝,說是中國古代宦官專權的最高峰,沒一點兒毛病。東漢、明朝的宦官,勢力再大,干涉朝政再深,也必須要依靠皇帝、取得皇帝信任才行,一旦離開皇帝,立馬完蛋。比如明朝的宦官劉瑾、魏忠賢,生前權傾朝野,但是最終拿下他們,那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兒。

可是唐朝的宦官,那就不一樣了,東漢、明朝的宦官和他們一比,那都是弟弟。唐朝宦官的實力已經達到了可以廢立皇帝的地步。唐朝中后期的皇帝中有9位是宦官所立的,有的皇帝妄圖清除宦官勢力,結果直接讓宦官給清除了,要么是逼迫退位,要么就直接殺死。就是這么拽!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不同,它的答案,還是要從這三朝的宦官專權形成的原因里去尋找。

首先,我們先來說下東漢,東漢為什么會形成宦官專權?主要原因在于東漢大部分皇帝繼位時年幼,無法親政,這是東漢王朝的先天缺陷。東漢有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這個在其他很多王朝里是不多見的,就是東漢的皇帝繼位時大部分年齡都很小。

東漢一共有12位皇帝,除了前三位皇帝光武帝、明帝、章帝之外,其他的9個皇帝繼位時年齡也就幾歲到十幾歲而已,最大的不超過15歲。其中第五位皇帝漢殤帝,繼位時才剛滿100天,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繼位時年齡最小的皇帝,后來不滿1歲就夭折了,也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壽命最短的皇帝。  

皇帝年幼,自然無法親政,于是皇太后臨朝稱制、垂簾聽政,但是太后自己一個人能力有限,而且身為女性有些事情也不方便處理,所以一般就會讓自己娘家人,比如自己的兄弟子侄,幫襯著。于是就形成了外戚專權。等小皇帝長大后,不甘心大權旁落,想要奪回權力。這時候他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身邊的宦官了,于是就會利用宦官,發動政變,成功之后,宦官就會執掌政權,造成宦官專權的現象。

東漢中后期的皇帝不僅繼位時年齡小,壽命普遍也不高,活得短。去世之后,自己沒有孩子或者孩子年幼,新即位的皇帝,年齡也小,也無法親政,這樣會再次出現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專權的現象。等著年幼的皇帝長大后,又會利用宦官集團發動政變奪權。于是,反反復復,多次循環。所以,東漢中后期的歷史經常出現的一個政治現象,就是外戚與宦官交替掌權。

宦官專權經常會給人民造成危害,但是東漢宦官魚肉百姓、橫行鄉里的程度、欺壓普通老百姓的程度要比唐朝、明朝更嚴重,也更早。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唐、明閹寺(即宦官),先害國而及于民,東漢則先害民而及于國?!?  

說完東漢的宦官,接下來說唐朝的宦官。唐朝為什么會形成宦官專權呢?這個和安史之亂有很大的關系。安史之亂可不是一場簡單的叛亂,它對唐朝的影響是巨大的,唐朝后半段的歷史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安史之亂。

唐朝自安史之亂后,由盛轉衰,地方上藩鎮林立,不聽中央號令,甚至時有反叛的事情發生。朝內文臣朋黨相爭,中央集權和皇權受到了嚴重的沖擊。這使得皇帝不信任文臣、更不敢信任武將。那他信任誰呢?宦官!

皇帝一是覺得宦官就是家奴,一直在自己身邊,知根知底,比較容易控制,而且都是無根之人,也不會篡權。二是,在許多危急關頭,宦官都站在了皇帝一邊,讓皇帝覺得他們值得信任。

比如唐代宗時期,吐蕃攻進了長安,代宗出逃,是宦官魚朝恩親率軍隊奉迎,才保證了代宗的安全。再比如,唐德宗時期,長安發生了涇原兵變,德宗出逃,他召集禁軍,卻無一人跟從,只有宦官竇文場、霍仙鳴率領的諸位宦官跟從他。

唐代宗

因此,這些皇帝就覺得文臣武將平時說得好聽,關鍵時刻都不靠譜兒,那還得是靠宦官才行,于是對宦官非常信任。

從唐代宗開始設置了樞密使,專門由宦官擔任,負責接收朝臣和地方的奏表、向中書門下傳達帝命。也是從唐代宗開始,宦官掌握了中央禁軍——神策軍,神策軍是唐朝中后期中央朝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裝力量,是唐朝中后期維持統治的最重要的軍事支柱。到了唐德宗時期,形成了定制,此后神策軍便一直由宦官控制。

 

宦官在政治上握有樞密使,在軍事上控制了神策軍,于是宦官專權的局面開始形成,直到唐末。由于唐代的宦官掌握軍政大權已經制度化了,所以導致它和東漢不同的是,唐朝的宦官是一直掌權的,不像東漢的宦官只能與外戚交替掌權。

唐朝的皇帝想得倒是挺好,希望利用宦官,對內牽制朝臣,對外監督藩帥,但是一旦把權力給予宦官之后,后續的發展已經完全不是皇帝能控制得了的了。

唐朝中后期的皇帝,從唐肅宗算起,共14位皇帝,被宦官擁立的有9位,這些皇帝里面,也有希望打擊宦官勢力,收回大權的,但是下場都很慘。

 

比如唐順宗繼位后,重用文臣,反對宦官專權,實行改革“永貞革新”,可惜最后被宦官逼迫其退位,禪讓給太子。唐敬宗因為得罪了宦官,最后直接被宦官殺死了。

唐文宗發動“甘露之變”,希望一舉殲滅宦官集團,結果失敗,自己被宦官軟禁,朝政完全落入宦官的手中。臨死之前,想讓太子監國,結果直接被宦官篡改了遺詔,廢掉了太子,改立其弟李炎為皇太弟,負責處理軍國大事。

大家能看出來,唐朝的宦官專權那可比東漢嚴重多了,也比后來的明朝嚴重。

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東漢及前明,宦官之禍烈矣。然猶竊主權,以肆虐天下。至唐,則宦官之權,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弒君廢君,有同兒戲,實古來未有之變也?!?

說到這里,有些人可能會反駁,覺得明朝的宦官專權才是最嚴重的,其實并不是,明朝的宦官只是知名度最高,畢竟大家在各種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東廠太監的身影。

 

這里先說下,明朝為啥會形成宦官專權?主要原因在于明朝時期皇權的極度擴張。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皇權專制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不斷加強皇權,大權獨攬,甚至取消了丞相??墒腔实垡粋€人時間精力有限,他處理不了這么多的事情,于是便設置了內閣,內閣大學士把各處官員呈上來的奏章,以皇帝的名義作出答復,用小票墨書貼在奏章上供皇帝御批,這被稱為“票擬”。

皇帝看到后,如果采納的話,就要用朱筆按照內閣的意見在奏章上寫上,這被稱為“批紅”。雖然是照抄,但是也是不小的工作量,于是這個工作就交給了身邊的宦官——司禮監太監,以減輕皇帝每日批閱大量奏文的政務負擔。

明宣宗

有的皇帝比較勤政,比如明宣宗,雖然也讓宦官批紅,但是他自己一定會再審查一遍,宦官不敢玩貓膩。但是其他不少皇帝,比如明武宗、明熹宗,愛玩愛鬧、不喜歡處理朝政,“批紅”的權力就徹底落在了宦官手里,由他們代為處理朝政,于是宦官專權就形成了。當時有種說法叫:“內閣之票擬,不得不決于內監之批紅?!?

不過,從這里也能看出來,在明朝,宦官專權不是違規現象,而是受到制度保障的,這一點和東漢、唐朝不同。

 

雖然明代宦官勢力很大,除了政治上有批紅的權力,甚至控制了東廠、西廠這樣的特務機構,但是也沒有超越唐朝。

一是因為,此時經過唐朝之后數百年的發展,皇權已經高度集中,宦官無法越過皇權。二是因為,對于明朝皇帝來說,宦官只是用來減輕負擔、制約朝臣的一種工具, 是維系權力結構平衡的一個砝碼, 而絕不是唯一的依靠力量。 文臣集團在朝中勢力也大,也經常和宦官集團爭權。另外,軍隊也不在宦官手中。

我們看明朝的歷史就知道,明代的宦官要想專權,必須要學會哄皇帝高興,要取得皇帝信任才行,比如王振與明英宗,劉瑾與明武宗,魏忠賢與明熹宗,所以他們基本上都只能是趁皇帝昏庸或年幼時專權亂政,宦官專權不過是皇權的延伸而已,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權力,一旦皇帝不支持他們了,他們的權力也就沒了。  

所以,明代的宦官無論生前勢力有多大,權勢滔天,只要皇帝一句話,直接干掉,沒有任何的反抗余地,這一點和唐朝的宦官比差遠了。

 

分享到:
責任編輯:栗子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偷人_精品人妻午夜一区二区三区_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会所_免费观看A毛片一区二区不卡